麴义是袁绍手下的名将,为什么名气却很低呢?
末年的天下格局十分混乱,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也有许多强大的将领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不乏一些实力远大于名气的将领,麴义就是这样一位。
在汉末,大小军阀相互混战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一股势力的壮大常常伴随另一股势力的覆灭。前,就是通过兼并其他势力逐渐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的割据军阀,其中一个最为强劲的对手就是占据幽州的。
袁绍最初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显赫的身世和一帮谋臣猛将的辅佐。
首先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曾叔祖父袁敞、祖父袁汤及生父袁逢、叔父袁隗四代人都担任过的“三公”之职。古人将提拔自己的人看做老师,时代的考生又会拜中举时的主考官为师,东汉没有设立丞相,“三公”的权力仅限于推举、劝谏,而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大臣,推举的人之多已经达到了“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地步。“四世三公”的家世让很多士人都依附于袁绍,也让他的仕途走了很多捷径。例如“军无斗粮”的他能够从“带甲百万”的韩馥手中轻而易举的夺取富饶的冀州作为最初的根据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馥认为自己是袁氏的门生,且才能不如袁绍而“主动”让贤。
再者袁绍手下聚集了一大批智谋之士,这些人很多都是慕名由韩馥那里转投到他的帐下的。
例如在刚刚归顺袁绍后就为他量身定制了图取天下的方针,足以与的“”媲美:第一步是稳定冀州;第二步是剿灭公孙瓒、据四州之地;第三步“挟天子以令诸侯”,最早也是由沮授向袁绍提出的。从后来我们知道,袁绍完成了前两步,但最终因为不肯主动迎接而错失良机,后来意图夺回天子与在官渡大战失利后不久病死,未能完成霸业。纵观袁绍一生,最为辉煌的莫过于在第二步时兼并公孙瓒了。
袁绍与公孙瓒的过节主要有两次:
一是在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派遣在阳城抵御董卓的军队,作为盟主的袁绍却从中作梗派遣部下周昂攻取孙坚所领的豫州,袁术派公孙瓒的堂弟协助孙坚抵抗周昂未能取胜,公孙越却被流箭射中而死,公孙瓒为此迁怒袁绍。袁绍为了赔罪把自己渤海太守的印绶让给了公孙瓒另外一个堂弟公孙范,公孙范到渤海后立马与公孙瓒联合进攻袁绍;
二是袁绍失去渤海后打算夺取冀州,因担心实力不够就听从谋士的建议邀公孙瓒袭取冀州,可最后在公孙瓒的胁迫下韩馥却选择投降袁绍,整个过程袁绍不费,公孙瓒因此不满。
裴注版《袁绍传》及《公孙瓒传》记载,公孙瓒在公孙范的协助下大破青州、徐州一带的黄巾余党,然后屯兵于广宗(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连冀州下辖的郡县官员都望风而降,袁绍担心公孙瓒的实力膨胀对自己不利,就亲自率军征讨公孙瓒,双方在离界桥南二十里的地方开战,这场战斗就被称为“界桥之战”。
首先在兵力上袁绍就远远弱于公孙瓒。在战斗开始时,公孙瓒将三万步兵布成方阵,左右各辅以五千,又调动了白马义从作为中坚部队,这是当时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公孙瓒在割据幽州后常常与北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并多次大捷,因为他骑的是一匹白马,胡人就相互告诫要避开一位骑白马的将军,公孙瓒知道后就挑选了几千名健将让他们也骑着白马,作为自己的护卫队,因此被称为“白马义从”,而袁绍这边却只有数万步兵。一般而言,骑兵的战斗力要强于步兵,公孙瓒出动的又是王牌部队,况且兵员数量也远远大于袁绍,可见从实力对比上袁绍根本没有赢的希望,然而界桥之战最终还是以袁绍的完胜告终的,这其中多亏了一位在历史上不太出名的猛将——麴义扭转了战局。
(图)麴义(又作曲义、鞠义),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
麴义不论是在《》还是在《》中都着墨不多,因此同高顺一样名不见经传。根据王璨《汉末英雄记》的记载,麴义长期生活在凉州,熟悉羌人的战法,训练出来的士兵都很善战。他原为韩馥部将,后来反叛韩馥,韩馥率军攻打他反被他击败,当时袁绍与韩馥就与麴义勾结起来,麴义自此成为袁绍部将。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袁绍并没有畏惧,他命麴义率领八百人为先锋,后面紧接着一千名弓箭手。公孙瓒起先将白马义从分为左右两队,两边的弓箭手相互照应,声势非常浩大,史书对此描写的很夸张,“旌旗铠甲,光照天地”,但当他看到对手的兵力很少后就放弃了原来的阵法,直接率骑军冲杀过去了。麴义看到的公孙瓒也并没有慌张,展现出了大将临危不乱的气概。他命士卒隐藏在盾牌后面不动,等公孙瓒率军杀到时,麴义军同时张开弓箭射击,又扬起灰尘大声喊叫,公孙瓒军大乱,麴义军趁机发挥了步兵短距离厮杀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几乎丧失殆尽,大将严纲也被麴义临阵斩杀。
公孙瓒精锐尽失,其他步骑兵也大多溃散,麴义又追至界桥再次击败公孙瓒,然后直逼公孙瓒的大营,留下守营的士卒也被麴义击散。此时的袁绍看到公孙瓒兵败一时冒进只带了十余名弓箭手和几百个持大戟的护卫迎了上来,却被公孙瓒的二千多名骑兵团团围住,并不间断地向袁绍放箭,袁绍也令弓箭手胡乱放箭,公孙瓒部将不知道被围的是袁绍又刚吃过败仗,就渐渐散去了,后来麴义率军赶来,袁绍之围才被完全解开。
界桥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麴义展现出了一位名将的风采,以单纯的步兵打败了步骑兵混合的方阵,当然这样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绝无仅有的,单单汉末三国就有三例。除此之外,还有名将“”,以八百勇士击败的十万大军;东吴名将曾率百人偷袭四十万大军的曹营,后来被《三国演义》加工成“百骑截魏营”的故事。另外西汉时的在平定“”时率领壮士十人夜劫吴营也堪与此媲美,最后十人中只有一人生还,吴王刘濞看十个汉军战斗力就这么强竟然连夜逃跑,吴军不见吴王,自乱阵脚,为汉所败,楚王刘戊自杀。
然而相比张辽、甘宁的享有盛名,麴义却显得默默无名,甚至在《三国演义》中他只一个回合就丧命于之手,此后本应属于麴义的功劳也被作者归到袁绍另外两位大将——、名下。在演义的描写中,斩颜良、诛文丑后与人交战总要先问一句“足下比颜良、文丑如何”,而同样在袁绍帐下,论勇麴义毫不逊色,论谋则远胜颜良、文丑。史书记载后来麴义因居功自傲被袁绍处死,而其中原由现在也无法得知,一代“名将”就此黯淡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