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守孝三年回来之后 他们还能还会任职原位吗
今天奇闻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官员守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开始,中国历代王朝便是以孝道治理天下,制度出现以前,孝道是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两汉的举孝廉,还是魏晋时期的,孝顺都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条件。
到了唐宋明清时期,虽然开始采用选拔人才,可是孝道依旧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尤其是从开始,守孝三年,基本上成为了每个读书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比如说当年考上以后,还没怎么飞黄腾达,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只好回家守孝三年,再回来做官没多久,父亲又去世了,他又回家守孝三年。这6年时光,都换了,因此苏东坡的仕途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种制度之下,很多有才能的官员,白白浪费了6年时光。因此聪明的古人又发明了夺情的说法。所谓夺情,那就是说朝廷离不开你,你不能回家守孝,就一边工作一边守孝好了。还有一种就是守孝时间不足三年,就被朝廷召回的,叫起复。明清时期,夺情起复基本 是放在一起用的。
一、职位空缺出来,多少人捂着嘴巴笑呢!
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当然就是人。自古以来,从来都是职位稀少,而人才众多。一般王朝刚建立的时候,最早考上进士的,可以顺利做官。
但是越往后这做官的难度系数就越高,为什么?因为职位不多。一开始的进士可以直接留在朝中做官,可是后来的进士就只能打发到地方上担任知县、这一类的基层官职了。
你别笑话他们,这些人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好歹是有官职可以担任的。到了王朝中后期,那些老家伙一个个都还在官位上,们完全没有机会做官。
就连基层的县令,都是要靠走门路抢着去的。所以就有了候补官员的说法,没有关系和门路的进士们,只好都论资排辈地等着,有些人坐冷板凳可能要坐一辈子。
没办法,职位就这么多,人才太多了。你说这帮回家守孝三年的官员回去以后,他的职位该怎么办?当然是留着给后面的人了。
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离职了,这朝廷的工作就不运转了吧?况且,那么多人在后面排队等着呢!你走了,大家可都是捂着嘴巴笑,开始各种找关系想要代替你。
二、一般人可不敢夺情,夺情的都不是一般人。
守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直到末年,依旧有守孝三年的说法。到了新时代以后,发现这也太浪费一个人的时间了,所以就取消了守孝三年的说法。
可是此前如果哪个官员没有正当理由,没有回家守孝的话,那么对不起,你这个官也就不要做了,肯定会有大量官员过来弹劾你。把你弹劾下去了,总归会有其他人顶替的。
因此一般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都会选择回家守孝。当然了当初你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回家守孝三年以后,再回来可能就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了。
有一些对朝廷来说,不可或缺的人,即使父母双亡,他也不能回去守孝。比如说时,要是的父母去世了,他说你们先想办法挡着瓦剌人,我回家守孝三年先!这样你会答应吗?当然不行,等他守孝三年回来,可能大明都没了。
既然有夺情的说法,那么自然会有人去践行。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那就是夺情的典型代表。
当时张居正的老爹去世了,张居正作为儿子当然要回家守孝三年。可是他舍不得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啊,他是费了才得到的这个位置,现在说让他丢了就丢了,你觉得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而且当时万历小皇帝年纪太小,内阁首辅相当于是朝中的一把手,你觉得他还会轻易放权吗?因此张居正主动夺情,继续留在朝中做官。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若干御史弹劾张居正,但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你们这帮提出问题的御史呗!
三、也有主动守孝被骂的。
我觉得守孝三年,的确有些时间长了,之前那个例子里,非常看好苏东坡,认为他是宰相之才,所以他一考上进士,宋仁宗就打算让他进入,担任三品的。
可惜这个时候苏东坡的老妈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去守孝。再回来以后,宋仁宗的身体已经不好了,而苏东坡本着宰相必起于州牧的想法,主动申请下乡担任通判。
结果没多久他父亲也去世了,苏东坡不得不再回家守孝三年。等到三年以后他再次复出的时候,宋仁宗已经去世了,而也快挂了。所以说苏东坡完美地错过了升官的好机会。
清朝的当时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家乡训练乡勇,打算对付太平军。结果这个时候他老爹曾麟书去世了。
按道理国家危难的时候,繁文缛节都应该丢弃,可是曾国藩骨子里是个儒家学派,他对守孝三年,所以就算在战况吃紧的情况下,曾国藩还是偷摸着回家守孝了。
这可把同僚们给吓坏了,尤其是甚至写信把曾国藩臭骂了一顿,表示关键时刻,难道不能变通一下吗?等你守孝回来,可能大清都亡了!
结果曾国藩愣是在家守孝了1年半的时间,太平军越战越勇,清廷实在是受不了曾国藩的迂腐,所以下旨跟曾国藩借孝,让他提前上了战场。
总结:有些人回家守孝,是真的不行。
在国家危难时刻,在民族到了关键时刻,你作为可以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你能回家守孝吗?你这个情况你能睡得着觉?
绝大多数人,在古代必须要回去守孝,可是至关重要的人,是必须不能守孝的。如果曾国藩真的在家守孝三年,会有人可以顶替他吗?恐怕不行吧?到时候他可就是灭亡大清的功臣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