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汉朝为什么会分西汉和东汉
今天奇闻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之后的,主要分为西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推行休养生策开创“”;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汉明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之乱后东汉。公元220年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之一,张衡发明了、浑天仪等。
汉朝两度倾覆,皆因内乱。
一、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经过,刘邦击败,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派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昭帝继位后,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公元前36年,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覆灭。
西汉的政治制度多沿袭秦朝,中央实行,地方实行郡国制,而此时的牛耕和铁器普遍流行。西汉时期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西汉也是中国的,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随着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西汉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二、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迎迁都。公元220年,,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匈奴、、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