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赵之战为何会维持十四年之久?真相是什么
,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国在消灭后,立即将矛头对准了,从而发起了秦灭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数月,邯郸城内粮草匮缺,顿弱给送来邯郸布防图,王翦决意暂不攻城而是困住邯郸。春平君赵佾请郭开入宫向和倡后禀明赵人誓死不降之志,但是,已经被秦国收买郭开,则是另有打算。
邯郸城内粮食短缺,只可支撑一个月,在此背景下,郭开劝倡后降秦,倡后不允。不过,郭开直接派人埋伏将军,将其杀害。在李牧被冤杀之后,郭开又充当王翦的内应,从而和秦军里应外合,以此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赵葱等赵国将士,依然在邯郸城内全力抵挡秦军,这让后者依然付出了上万人的损失,这才占据了邯郸城。不久之后,秦王来到赵国都城邯郸,下令将赵王迁废为庶人,宗庙迁至咸阳。但是,不甘心失败的赵人,甚至策划了刺杀秦王嬴政的行动。凡此种种,都体现出赵国上下的强大韧劲。
值得注意的是,回顾历史上的秦灭赵之战,后者确实是让秦国非常头疼的对手。在历史上,秦国从公元前236年开始致力于消灭赵国,直到公元前222年才彻底消灭赵国的残余势力。换而言之,秦国耗时14年,这才真正意义上终结了赵国。
一
首先,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通过《大秦赋》这部电视剧,我们发现嬴政在平定之乱,罢免的相邦一职后,就开始谋划一统六国的大业了。在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在收回大权之后,就开始对赵国用兵,这主要还是因为赵国是山东六国中相对较强的诸侯国,赵国不除的话,秦国也无法腾出手来消灭其他大国。
根据《》、《》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秦国名将王翦率军攻占阏与、撩阳,与此相对应的是,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在公元前236年发动的战役,主要还是抢先占据关键的城池,从而为接下来攻打邯郸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围绕着“阏与”这座城池,秦国和赵国曾在公元前269年爆发了。此战,的父亲就击退了秦军。
二
当然,到了公元前236年,也即30多年的时间过去后,秦国更加强大,而赵国已经失去巅峰了,所以前者顺利占据了阏与等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按照《大秦赋》给出的说法,赵将扈辄是丞相郭开的心腹。
对此,在笔者看来,结合史料来看,扈辄确实是平庸之辈,不仅自己被秦将桓齮击杀,更连带着让赵国损失10万精锐士卒。一定程度上,这让赵国之后只能立足于防守,不能主动攻打秦国了。
当然,秦灭赵之战,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然秦国也不会耗费10多年,才啃下这块硬骨头了。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齮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对此,在笔者看来,李牧大胜秦军,直接让秦军的灭国策略发生了改变,促使嬴政先把最弱小的韩国消灭。
三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派兵从两个方向对赵国发动进攻。通过《大秦赋》这部电视剧,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粮草短缺对于赵军的影响。当然,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还安排了郭开暗中破坏的情节。凡此种种,都让赵军面临着类似于的困境。
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正是因为粮草问题,导致赵孝成王不得不临阵换将,用赵括替换了,从而让迎来了武将生涯的巅峰。现在,粮草问题同样束缚了李牧,更让郭开等投降派逐渐占据了上风。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不得不说的是,在极度劣势的背景下,李牧依然可以将强大的秦军阻挡在邯郸之外。
如果李牧能够遇上巅峰时期的赵国,或许战国的历史走向都会发生改变。当然,如同《大秦赋》给出的情节一样,李牧没有败给王翦,却败给了所谓的自己人——郭开。在李牧被冤杀之后,王翦顺利攻占了赵国都城邯郸。
四
最后,在古代历史上,一个诸侯国的灭亡,往往以都城被占据作为标志。比如在时期,邓艾兵临成都,让后主归降之后,这意味着蜀汉的灭亡。不过,凡事没有绝对。比如在战国中期的五国伐齐之战中,虽然燕国名将攻占了包括临淄在内的70多座城池。但是,凭借着莒、即墨这两座城池坚守,依然不能说是被燕国消灭。而就公元前228年的赵国,尽管都城邯郸被攻占,赵王迁被秦始皇嬴政流放。但是,赵国宗室和将士依然没有放弃抵抗。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也即代王。灵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曾将长子赵章册封在代地。对于赵国来说,代地可以说是一个,因为长期和北方的匈奴作战,所以代地的将士也比较精锐,比如李牧也出自代地。
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子嘉来到代地称王后,希望可以据此来抵挡秦国大军。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接下来还有、等诸侯国需要消灭,所以,秦始皇嬴政在赵国设立邯郸郡后,暂时没有对公子嘉趁势追击。
最终,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并且,燕还策划了刺秦的行动。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攻破,俘获代,这意味着赵国彻底灭亡。消灭代国后,秦始皇嬴政设立代郡,辖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对于秦始皇来说,郡县制往往在消灭山东六国的过程中就已经推行了,而不是建立之后在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