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期间共任用过几位宰相?为何他们大多数人都不得善终?

历史文化 2022-06-18 07:50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汉武帝被很多人公认是最伟大的,不过汉武帝有英明的一面也有非常严格的一面。汉武帝在位的时候一共换了13个宰相,这也数字也是相当恐怖了,而且其中很少有宰相能够善终,大部分都是中间出了点什么状况。其实宰相的职位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行政官,算是非常重要了。可见汉武帝有多么看重这个落实的职位。毕竟下达了政策,如果大家都做不到的话就等于是白弄了。

  汉武帝,中国封建社会首屈一指的帝王,常和联系在一起。他雄才大略,独步天下;文治武功,登峰造极。对内,他加强中央集权,铁腕治国;统一地方财政,充盈国库;独尊儒术,统一意识形态。对外,他,御敌于国门之外,让北方臣服于脚下。通过他的励精图治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将西汉帝国的繁荣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

  汉武帝之所以能有如此丰功伟业,得益于他的选人用人。他一共用了13个宰相,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庄青翟、、、、、。这13位宰相中,大多。

  被汉武帝免职的有——

  卫绾和许昌,他们是“无为政治”的坚定支持者,因实在没有什么作为,没干几年就被免职了。

  田蚡,因受赵绾、王臧的牵连被免职。

  薛泽,纯属无能被免职。

  被汉武帝处死的有——

  窦婴,因救,被汉武帝以“伪造诏书”被处死。

  刘屈氂,因牵连太子的巫蛊案,被腰斩于市,死得最惨。

  公孙贺,被儿子牵连,惨遭灭族。

  自杀的有——

  李蔡、庄青翟,赵周。

  善终的有——

  石庆,在位九年,但碌碌无为,中途曾辞职,汉武帝不许,后死于任上。

  田千秋,在位时间较长,共12年,汉武帝去世后,曾辅佐幼主,善终。

  最后,我们来说说公孙弘,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相位最后得善终的人。而且被誉为“政坛常青树”,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他善于韬光养晦。

  两个例证。

  一是在他60岁时,因汉武帝招选贤人,被强行征召入朝,封博士。(这里科普一下,西汉时期的博士有别于现今的学位博士,它泛指学者,是通古知今的人),后出使西域,回来复命时,故意歪曲事实,不依照真实情况上奏。因此,汉武帝对他的报告很不满意,于是公孙弘以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为由,回家养病去了。

  二是在汉武帝又一次召集天下文学时,公孙弘被官员再次举荐。于是他勉强敷衍了一篇文章,结果,排名倒数第一。但奇怪的是,当所有的文章递到汉武帝手中时,他竟然被皇帝钦点为头名。就这样,在几年后,公孙弘被提拔为宰相。

  其二,他为人低调,不招摇,不轻易树敌。

  公孙弘为人极其低调。即使他后来位列三公,生活也极其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从不超过三个菜。甚至盖的被子也是破烂不堪,多次缝补。而且,公孙弘与同事关系和睦,从不当面争辩,也从不亲自向皇上打小报告,工作中是个,深受同僚喜爱。

  其三,他懂进退,从不僭越。

  当汉武帝征求公孙弘对朝政的意见时,他总是只陈述事实及利害关系,不轻易拿主意,让皇上圣裁。这一特点,深受强势的汉武帝喜欢,凡事都和公孙弘商量。(从这一点,或许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公孙弘的文章写得很差,但汉武帝把他钦点为第一名的原因了)

  其四,他深谙儒家之道。

  公孙弘和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学大师,两人对儒术的推崇高度契合汉武帝的思想。公孙弘精通儒法两家思想,在汉武帝 “独尊儒术”的推行和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约也就是这些原因,公孙弘虽然略显平庸,却反而能得善终。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