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为什么大骂他?

历史文化 2022-06-19 09:13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220年十月,在群臣的要求下,不得不将帝位“”给曹操的儿子魏王。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正式建立了魏政权。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封他四个儿子为列侯,追尊曹操为武。

  曹丕能够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全靠曹操创造的条件,打下的基础。

  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任司空,开始控制朝政之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公元208年,曹操任丞相,公元213年被封为魏公,公元216年又晋爵为魏王,并立儿子曹丕为王太子,女儿皆称公主。魏公、魏王有王都,在邺城。也有相国、御史大夫、尚书令、侍中等官,在形式上已经和皇帝没什么两样了,只是魏王在名义上比汉献帝要低一等,而实际上汉献帝已成曹操手中的傀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实权都掌握在曹操手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直继续二十四年(公元196年-公元220年)之久。讽刺的是,在公元210年,曹操曾颁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志向和无“篡汉自立”的野心。令文中有这样的话:

  作乱,我举义兵,占领兖州,迫降黄巾,讨伐,灭掉占据河北,直下荆州,克平天下。如今我身为丞相,作为臣子,达到顶点,已经超过我的愿望。假使国家没我,真不知会有多少人称王。或许有人见我势力强盛,又生性不信天命这类事,说我有不逊之志,想称皇帝,妄加猜测,使我不安。

  在令文中,曹操反复表明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这是在赤壁之战失败,形势出现对他不利的情况下,反击政敌,安抚拥汉派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公开表明了他要牢牢掌握军权,同政敌坚决斗争的决心。

  公元219年十二月,孙权杀关羽之后,给曹操上书,歌颂功德,称为“天命”,劝他当皇帝, 自己情愿称臣。曹操读罢这封信,出示给群僚们看并说: “孙权这小子,竟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他说这句话一方面是指出孙权并非真意,一方面也是想看看群臣的态度。这时,文官以侍中为首,武官以将军为首,懂得曹操的意思,便趁机向曹操劝进。

  曹操考虑到自己老了,身体又有病,不能久存于人间,称帝不一定有利,还是留给自己后辈更合适。于是他回答说: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即使当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也不当;要像周文王给周武王创造条件那样,让自己的儿子去当皇帝。没有一个月,即公元200年正月,曹操就病死了,终年六十六岁。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