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为什么能起到镇水免灾的作用?
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就是位于我国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通高71米,依凌云山开山凿成,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尊山”的美誉。乐山大佛面对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以“壮、雅、清、逸”为特色,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完好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网络配图
崇拜弥勒佛,据说为了顺利登上帝位,还特意令人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以此笼络人心。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从武则天开始,唐朝就盛行开凿弥勒佛像之风。乐山大佛的修造正是在唐朝的这种风气下完成的。
乐山处于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触崖粉碎,夏汛洪水季节则更甚,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凌云寺高僧海通大和尚,每每见此,心有不忍,便生发了修造大佛的想法。一来可以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可借佛力镇水。
网络配图
海通耗时20年,招人集资,大佛开凿工程终于在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只可惜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之后,大佛几经停工,最终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从开凿至今,已经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但依然保存完好,风采不减当年,这是为什么呢?
近年来,通过专家对乐山大佛内部结构的考察研究,谜底逐渐揭开。研究发现,乐山大佛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一方面使其有效发挥了镇水免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大佛自身千年屹立不倒。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设计隐秘,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网络配图
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 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不知道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应该是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考虑。
总之,乐山大佛内部设计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大佛能镇水免灾不是封建迷信,不是佛祖保佑,而是古人的智慧所致。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能工巧匠,纵然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代建筑工程也很难保证经千年风霜而不改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