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小城钓鱼城能阻挡蒙古铁骑36年之久?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次年,蒙古可汗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发起对南宋的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然而四川小城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称合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将有“上帝之鞭”之称的蒙古铁骑挡在城外长达36年之久,书写了中国古代城防战中最浓重的一笔。
在宋蒙之战两年后,当时整个四川地区几近沦陷。为扭转颓势,巩固上游,1242年南宋理宗派战绩卓著的余玠入蜀主政。
余玠入蜀后听取冉璡、冉璞兄弟之策,以钓鱼山为中心建立山城防御体系。报宋廷同意后,兄弟全权负责筑城迁州之事。
建成后的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由条石垒成,有8道城门,门上建楼,分别名为护国、始关、小东、新东、菁华、出奇、奇胜、镇西。城内面积1.9平方公里,有数千亩良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整个合州迁入钓鱼城后,军民结合、耕战结合、可攻可守,俨然成了一座军事重镇。后来余玠以此为样板,采取“守点不守线,联点而成线”的策略,在四川各险要处修筑二十余座山城,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则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最坚固的堡垒。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幼子的长子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1252年,次年,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经过6年筹划,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
有历史学者称,蒙古大军久攻钓鱼城不下是因为蒙古军队多骑兵,不会攻城战。但从事实看,这一结论不能成立。
蒙古军队在涪州蔺市造桥隔断长江下游的援兵,又在重庆下游铜锣峡夹江建造要塞,威胁和牵制重庆的宋军。蒙哥同时派军队封锁城南嘉陵江面、夺取城外西北山寨,又派军队在钓鱼山周围负责巡逻。
这个方法是奏效的,蒙军一度攻破城南外城。然而守城宋军可通过天然形成的暗道骚扰蒙军,又可攀岩而下攻击蒙军,最终收复外城。
久攻不下的蒙军想以地道攻城。他们在奇胜门以北约150米处,蒙军开始挖掘地道,这条地道纵横交错,由主通道、支道、竖井组成,道宽约1.5米,高约1米,剖面呈倒“凸”字形,这种形状既可节约工时和人力,也能隐藏伏兵,地下凹进去的一部分,用来排水,两边的土台可作为士兵休息之地。在地面佯攻的掩护下,蒙古士兵进入地道蛰伏,夜深人静时,攻入奇胜门,杀死许多军民。但在王坚的组织下,守军将蒙军击退,随后用擂石将地道回填,以绝后患。
可见,蒙军在进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钓鱼城“三面临江,岩岸陡峭,绝壁千仞,易守难攻”,同时还有青居、大获、云顶、天生等11座卫星城池,这些卫星城池均有暗道和栈道与钓鱼城相通,使之与钓鱼城遥相呼应,互相拱卫,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在被称为“一线天”的地方,最窄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据说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蒙军攻上码头后,一度逼近城墙,正是在这里被挡住了脚步。
此外,钓鱼城中拥有充足的耕地、鱼塘、水池等保证长期坚守的基本条件。不过最关键的是,军民团结一心是钓鱼城难以攻破的最后一道关卡。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屯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然而从未遭此挫折的蒙军不愿退兵,决意继续攻城。
其实在蒙军南下前,谋士游显就进言蒙哥说:“巴蜀水则江流悍急,陆则陟降山巘,舟船皆不可施利,馈继甚艰,六军出此,恐非。”游显跟蒙哥分析了巴蜀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认为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不利于行走。这对于军队保障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游显的分析,并不是没有道理。蒙古骑兵能够多次远征成功,依靠的不仅仅是单兵作战的骁勇,更有一整套完整军队后勤组织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一点,蒙古军队绝对是无法完成一次成功的远征。
在钓鱼城前,蒙军的弊病完全暴露无遗。
蜀道本就艰难难行,这一年又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在蒙军攻击前早已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使蒙军陷入极大的补给困难。
王坚深知蒙军困境,为了动摇蒙军攻城的决心,钓鱼城守将把三十多斤重的两尾鲜鱼加上面饼数百张,用投石机抛到蒙古军营中,并附信一封,让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称城里粮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年,蒙军也攻不下钓鱼城。
此时已至炎夏,军中暑热又兼,疟疾霍乱流行,蒙军不得不退。而蒙哥本人在军队撤退到金剑山温汤峡时就去世了。
有关于这个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的死,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蒙哥中箭身亡;而据《》记载,蒙哥大汗身患疟疾不治而亡;《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伤重不治;另有说法称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
无论哪种说法,此次蒙古攻宋因蒙哥之死而停止。忽必烈为了与其弟争夺汗位匆匆撤军北返,南宋王朝暂时摆脱危险了。
1271年,夺得汗位的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再次发动对南宋的攻击。但在山城一体的防御体系前,蒙军的攻击都无功而返。
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被攻克,南宋王朝被迫悬浮南海。1278年,重庆也被蒙军攻破,此时天下已经尽归,钓鱼城孤城无援,据记载,“城中之民,惶愰汲汲,危如累卵釜鱼,知其祸在顷刻,然皆协力而无异谋。”但是连续两年秋季的干旱让钓鱼城和周围的田地颗粒无收,加上常年战争,粮食耗尽,已经出现人相食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守城主将王立以开城投降换取忽必烈不屠城后,于1279年正月开城投降。2个月后,在崖山背负最后一任皇帝跳海自尽,南宋王朝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