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人屠:白起最有名,项羽最无奈,最后一人得善终
于战争的参与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无非有三种:胜利、战死,被俘。如果战败被俘的话,若遭的对待,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悲惨的一面。
自从有战争以来,战俘的血泪历史就没有结束过。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大规模残杀俘虏的事件主要有三次。前两次发生在先秦,后一次发生在盛唐,而这三名“人屠”之中,仅有一人善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
长平坑杀四十万——“人屠”白起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约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增长,对外战争胜多负少。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由此,在齐国和楚国相继衰落的背景下,赵国不仅是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中坚,更对秦国的战略安全带来威胁。
然而,长平之战赵军几乎。四十万赵国降兵被秦军活埋,加上战死和被斩首的人,赵国军队大约损失了四十五万,基本失去了和秦国争霸天下的能力。而这场大战的指挥者及坑杀命令的直接下达者,便是白起。
最后因为嬴稷坚持继续打赵国,但是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实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襄王再次攻赵时,白起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所以白起宁愿结束自己,但是嬴稷却不知道这点。最终,一代“人屠”没能逃过自己抹脖子的结局。
担心叛变,杀尽二十万秦国俘虏——“霸王”
以前我认为项羽杀了这么多俘虏,火烧是绝对的惨不人道。但是再看一遍,我对这个事件稍微有一点改变。鉴于项羽属于行伍之人,再加上秦国楚国积仇已久。杀了他们,烧了他们,站在项羽角度讲,或多或少还是有点道理。
但是杀俘虏,毕竟是残暴的绝对表现!杀人数目之大,手段之残忍,是不可能仅仅因为一句秦楚世仇就可以化解的。对于项羽杀20万战俘,确实是太暴力了。当时他们面对要么全部饿死,要么杀掉战俘保存项家军,最后项羽自私的选择了后者。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项羽的自私也是有道理的。
第一,当时秦国已灭,项羽又不能最先挑起和其它诸侯的战事,不然会成为所有人的攻击对象,所以20万战俘没办法作为军事用途;
第二,不能遣散回家,那么多士兵,遣散了,万一被别的诸侯军团收编,那就增长了别人的实力;
第三,面对饥荒,或许有人想可以像一样抢城夺粮。可是,刘邦赶了个好时候啊,那时候抢的都是秦国的,所有诸侯没什么可说的。项羽一侧,当时秦国已经覆灭了,城池都是各诸侯的了,他又怎么去抢呢?
至于项羽最终的结局,不多说了。
活埋铁勒军十三万——“平阳郡公”
薛仁贵,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
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
其实,铁勒人投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此次忤逆大唐,不过是群情激愤下的一时冲动。铁勒高层到普通士兵,大多都抱有侥幸心理,不过是希望靠变乱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迫使唐王朝妥协让步,减少对自己的压迫;
第二是铁勒诸部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并不是高度集权的大唐的对手,所以在唐军开到后就产生了畏惧,不战而降。
然而,这次铁勒人玩大了。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13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
不过,薛仁贵并不像之前的白起和项羽一样最后抹脖子,他最终得七十之年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