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面文雅实则心狠手辣,是推动三国发展的幕后黑手

历史文化 2022-06-20 08:09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文和诡秘身,粟火掸微尘。阅尽险,聪明最害人。群雄并起割据中原,武将搏杀血溅三尺,谋臣计歹尸山血海。可以说谋士对三国时代的影响要比武将大得多,造成的伤亡虽不是亲手为之,但是每场兵灾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存在。今天咱们聊的主角可以说是三国中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并非诸葛、孟德这样的知名人物,但是就是他一手推动了三国的局势发展。都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而这个人却深谙自保之道,如果说形容一个人给自己准备了多条后路,那么这个人没有给自己准备任何后路,因为他从来不会在人生的选择题上选错。这就有点恐怖了,对形势的判断和决断令人畏惧,这个人就是毒士。

  贾诩毒士这个名号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哪个人给了他这样评价。但是纵观贾诩的生平作为,毒这个字形容他还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贾诩都做了什么歹毒的事呢?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贾诩的一生,看他如何在乱世之中,推动着三国暗流汹涌。贾诩少年时和其他知名人士一样,总会有慧眼独具的人说一句阁下骨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之类的话,在贾诩小时候,他故乡的知名人士阎忠就感觉他,并且认为他有和那样定国安邦的智慧。如他所言,三国虽然纷乱,但是贾诩日后小日子过得还真是不要太舒服。

  贾诩毒牙初露还是在他少年时期因病辞官归乡。战争年代自然是不太平的,在返乡的路上遭遇了叛乱的氐人,贾诩和同行数十人被俘。氐人打算将他们全部坑杀,这时贾诩不疾不徐的向氐人的首领说道:我是段颎(jiǒng)的外孙,可以用我向家里索要赎金。这里就要说一下这个段颎了,他是当时非常勇猛的一个戍边将领,他与羌人作战百余次,斩杀近四万余人,所以威名远扬。贾诩自然不是他的外孙,不过是拉大旗扯虎皮罢了。但是氐人首领听到之后就直接给贾诩跪了,然后和贾诩相互盟誓今天的事就此揭过。而与贾诩同行的数十人全部被杀,贾诩却能无动于衷与叛军首领推杯换盏,此人内心之冷漠令人害怕。

  此后,贾诩在董卓手下做事,董卓被杀之后。贾诩、李傕、郭汜正好在外讨伐东吴,得到消息之后李傕、郭汜二人很不安,担心清除董卓党羽,就打算就地解散逃亡,这时候贾诩就站出来了,对二人数说,你们放弃军队独自出逃,随便一个地方的就能抓住你们。不如率领将士们打回长安,这样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不成,在逃也不迟。二人一路向西,路上召集散兵游勇,到达长安已经有十万余众,看到长安守不住,率领属下亲兵逃走。二人纵容士兵烧杀抢掠,当时城中民众死伤数万,大街小巷堆满尸体。李傕又杀了、宋翼、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整个皇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可以说这场兵灾全出自贾诩之手。而他的出发点还是保全自己性命,不过这次代价是数万的无辜人民。事成之后,李傕二人商议给贾诩封侯,贾诩拒绝,让其任尚书仆射(百官之首),贾诩拒绝。最后只肯当一个尚书,这样的人可以说真的是极为睿智,没有任何贪欲,知道什么是不能碰的,所以后世说起这场极为惨烈的伤亡都只说是李傕、郭汜之祸。

  贾诩这样无欲无求的做法也是让李傕、郭汜极为忌惮,所以后来贾诩在招来杀身之祸前辞去官职为母守孝。在这之后贾诩投奔了段煨,又因为看出了段煨对他的猜忌转投,得到了张绣的礼待。我们不得不佩服贾诩对于危险的敏锐触觉,总是能在危险来临之前作出对自身最为有利的选择。之后与。袁绍多次派遣使者劝说张绣投降,张绣颇为意动。然后呢?被贾诩阻止了,正如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贾诩同样不看好袁绍,劝说张绣归顺了曹操。可以说贾诩一生在决策上没有判断错误,而且总是隐藏在幕后,不贪慕名利,因此也没有背上骂名。之后再曹魏更是在劝说曹操放弃南下,休养生息,曹操没有采纳,赤壁大败。之后又支持即位,可以说在曹魏阵营,贾诩混的是风生水起的。晚年位列三公,。难怪陈寿《》里把他和 (yù)、并列而谈。

  贾诩可以说一直隐藏在三国的刀光剑影背后,操控了三国大局的走向,历史好多重要的事件都有它的身影,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谋士的一句话决定了数万人的生死命运。难怪裴松之注《三国志》中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聪明人做的坏事危害更广,造成的后果严重。不知各位是否赞同?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