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铁帽子王的帽子究竟有多铁?
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其中8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另外4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铁帽子王的“世袭罔替”
清代宗室爵位制度虽然仿照明朝,但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之子并不像明朝那样必然封为亲王,而是可能封为郡王、贝勒、镇辅国公。其次,即使封为亲王,王位也往往并不世袭,后代继承爵位时要递降(这一点更像的制度)。比如说始封爵位为亲王,则其第二代继承人只封为郡王,第三代封為贝勒,第四代后(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便不再递降,由其后代世袭该爵位。奉恩将军以下没有可降之品级,则称为“闲散宗室”。亲王除了继承人外的其余诸子只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而且授爵之前要考骑马、射箭、国语(满语)。成绩优秀者授予其应有爵位,平者降一等封爵,劣者降两等。郡王以下的宗室子弟也比照这一规则递降授爵。
清朝王爵分封的最高待遇是“世袭罔替”,其子孙世世代代继承王爵,并不降等。如果王爷犯法,则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旁支承袭。这种待遇被形象地称为“铁帽子王”。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有宗室爵位、蒙古爵位两个系统。蒙古王爷不实行爵位降袭制度,个个都是“铁帽子”,这与清朝世代优渥笼络蒙古贵族的国策有关。
戴铁帽子的人可以随时更换,其实一点都不"铁"
清朝从的祖父觉昌安到帝的两个儿子(帝和悯郡王),共有皇子127位,册封或追封为亲王、郡王的有59位,其中生前实封王爵的有46位(包括登基为帝的雍亲王、宝亲王、嘉亲王、智亲王,即、、、)。在这些亲王、郡王中,只有12位享有世袭罔替的待遇。其中以清初开国勋业而享受世袭罔替“功封”的铁帽子王共有8位:
一、礼(意为有礼的)亲王,努尔哈赤次子。崇德元年因伐女真各部、征蒙古、攻明等历次军功,及拥立之功,被封为“和硕兄礼亲王”。后代世袭罔替,但封号先后改为巽亲王、康亲王,到乾隆四十三年恢复礼亲王的封号。礼亲王前后共封袭13位,是清朝地位最尊崇的亲王之一,朝会时立于宗室诸王之首。
二、郑(意为重)亲尔哈朗,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第六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朝鲜、攻明等军功获封,元年加封号为“信义辅政叔王”。其后代封号改为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称郑亲王,共封袭17位。咸丰帝死后,郑亲王端华为之一,与恭亲王发动“祺祥(同治帝最初所定的年号)政变”后被赐自尽。
三、睿(意为智者)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明等军功获封。顺治元年摄政,顺治八年因谋逆大罪而削去爵号、掘墓斩首、挫骨扬灰。多尔衮没有儿子,以弟弟的儿子多尔博为嗣子。其后代先后降封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恢复睿亲王爵位,并赐予世袭罔替的待遇,共封袭7位。
四、豫(意为雄壮的)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明等军功获封。因与多尔衮有牵连,后代降为信郡王(享受世袭罔替待遇),被压抑了一百多年,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复封爵,共封袭13位。
五、肃(意为严肃的)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因军功获封。此后被两次革爵、两次降封、三次复爵,顺治八年仍追封为亲王,并且封其子为显亲王,世袭罔替。乾隆四十三年封号恢复为,共封袭10位。
六、承泽(意为有造化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顺治五年封为亲王,后降为郡王。顺治八年以参与征讨、灭南明、征喀尔喀蒙古、镇压大同之变等军功而再封亲王。其子博果铎袭爵后封号改为庄亲王(后因无子,以帝第十六子允禄为嗣),共封袭11位。末年庄亲王载勋因支持被赐自尽。
七、克勤郡王岳托,礼亲王代善长子,先被皇太极封为成亲王,随后获罪削爵,死后追封为克勤郡王。其后代的封号先后改为衍僖郡王、平郡王(平郡王福彭的母亲是的姑母),乾隆时期封号改回克勤郡王,共封袭17位。
八、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礼亲王代善三子萨哈璘的次子,顺治五年以军功封为郡王,世袭罔替,共封袭15位。
乾隆、同治、光绪三朝,又有4位亲王因种种原因被赐予世袭罔替待遇,称为“特封”。这4位王爷分别为:
一、怡亲王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为皇四子(雍正帝)即位前之亲信,在雍正朝负责督理河工水利、办理西北两路军机,立下了很大功劳。允祥为人“谨慎忠诚”,因此死后受到雍正帝的优待,除了恢复原名、配享太庙外,还令其第四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并且特意叮嘱“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另外雍正还加封允祥的第三子弘晈为宁郡王,也享受世袭罔替待遇(后来在乾隆朝改为递降)。咸丰帝死前指定怡亲王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之后被慈禧勒令自尽,怡亲王爵位由宁郡王弘晈的玄孙载敦承袭。
二、恭亲王奕訴,道光帝第六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奉命留京办事,后与慈安、慈禧两宫联手发动“祺祥政变”,推翻顾命大臣肃顺等人的势力,在同治元年被两宫太后授予“议政王”之衔,成为军机领班。太后还赐予其世袭罔替的待遇,被他固辞。同治三年两宫太后再度令恭亲王世袭罔替,并赐亲俸。后来奕訴因事遭到猜忌,“议政王”头衔被削去,王爵被降为郡王,世袭罔替待遇也一度被取消。
奕訴死后,王爵由其孙溥伟承袭。1936年溥伟在伪满去世,3年后溥仪将其第七子毓嶦(毓君固,即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所称的“小固”)封为“恭亲王”,这也是清代王爵名号的最后一次封袭,此时距清朝灭亡只有20余年了。所谓“册封”也没有按照清朝的典章赐其金册,只是把毓嶦叫到伪皇宫的缉熙楼口头册封,让其磕头谢恩而已。此外还把溥伟死后上交给伪“宫内府”的三件宝物——一条皇帝大阅用的黄绦带子、一张咸丰出逃热河前命恭亲王为钦差全权大臣的朱笔上谕、一口道光帝赐给恭亲王的白虹刀赐给了毓嶦,作为封王爵的“信物”。
三、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载湉继皇位而被授予世袭罔替待遇。但是奕譞因自己的儿子需在慈禧掌中过活,不得不一生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服侍慈禧,买她的欢心。醇王府在晚清先后出了两位皇帝,可谓绝无仅有。
四、庆亲王奕劻,辅国公绵性长子。初代庆亲王是乾隆的第十七子永璘,原封惠郡王,后来改为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病危时,被前来探视的嘉庆帝晋升为庆亲王,后世的庆亲王称其为“祖太王爷”。永璘之子绵慜降袭庆郡王,后因无子,奉旨过继仪亲王永璇(乾隆第八子)之孙奕綵为嗣。道光二十二年奕綵在服孝期间纳妾,事发夺爵;此后永璘第六子輔国公绵性觊觎郡王爵位,向有关人员行贿,事发后也被流放盛京(沈阳),而以其子奕劻过继给绵慜为后嗣。光绪二十年奕劻被封为庆亲王,光绪三十四年授予世袭罔替待遇,这也是清朝最晚出现的一家“铁帽子王”。
一代不如一代的“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每年固定领取禄米一万石、禄银一万两,有些得宠的王爷还可以食亲王双俸,俸银俸米加倍。这些王府在直隶、盛京、内蒙古等地拥有大量庄田地产,在京郊的王坟园寝也动辄占地几十里(包括守坟园户所种的土地在内)。不过,虽然这些王爷地位尊崇,威风显赫,但实际上由于俸禄是固定的,庄田地租往往被经办人贪污中饱,再加上获罪削爵、维持生活排场、尽情挥霍等原因,有好几家王府在清朝中叶以后就已经像《》里的贾府一样,外表虽然繁盛,但已经开始走向萧索败落。比如郑亲王府就曾在嘉庆六年向山西人开办的合义号钱铺两次借款,共计三千余两。当然,郑王府走到这一步也与王爷的金钱消费理念有关: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载,乾隆十三年郑亲王(当时封号为简亲王)德沛袭爵后,看见府库中存银数万两,十分惊讶,认为这是祸根,要赶紧花掉,否则会加祸于后人。于是他把许多银子分给了府中之人,用剩下的银子在西单大木仓的郑王府建造了一座花园,取名惠园。园中“引池叠石,饶有幽致,后有瀑布,高丈余,其声琅然可听”,被誉为京城王府花园之冠。
清初册封的“铁帽子王”不过数人,宗室禄米也仅占京仓发米数量的百分之一。之后则枝繁叶盛,愈衍愈众,到乾隆年间,宗室禄米竟占去京仓发米的十分之三四,只好改在通州仓领米。按照当时的制度,满蒙、汉军领俸米时,要先由本旗都统派总领、参领等人去通州粮仓领取米票,然后发给本旗官员,由其自行雇车前往通州领米(贫穷的下级八旗官兵仍可继续在京仓领米)。宗室分属八旗,其禄米也如此发放。嘉庆初年,一些王爷为节省雇用骡马大车的费用,由礼亲王昭梿、郑亲王乌尔恭阿、顺承郡王伦柱、怡亲王奕勋等几位“铁帽子王”带头,让下人将所领得的禄米就地出售给通州米商。结果事情败露,遭到嘉庆帝一顿臭骂,诸位铁帽子王都受到处罚:礼亲王降食郡王俸米5年;顺承郡王降食贝勒俸米5年;郑亲王与怡亲王起先拒绝承认出售米票,后被购票米商供出,所以加重惩罚,两人降食郡王俸米10年,郑亲王并被革去正白旗蒙古都统的职位。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清朝中叶以后“铁帽子王”经济地位上的窘迫之状。
清朝“铁帽子王”多担任满蒙八旗都统之类的职务,有时还可担任侍郎、巡抚、提督、将军、军机处大臣等实职,但是在为人行事上稍有不慎即可获咎。嘉庆二十年礼亲王昭梿因小事将其属下人等禁押在王府之内,严刑拷打,手段非常残酷。嘉庆帝闻知十分生气,判昭梿革去王爵,圈禁两年。乾隆年间平郡王(顺承郡王)庆恒因属下旗员冒借官银之田而被削为贝子。道光年间庄亲王绵课因为监修皇陵时地宫进水而被降为郡王。恭亲王奕訴在慈禧太后主政时期多次遭到打压,还一度被降为郡王;慈禧太后抓权之后赐死了怡亲王、郑亲王、庄亲王3位“铁帽子王”。至于睿亲王、豫亲王两家“铁帽子王”,更是在政治上被压抑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