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怎么诞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
“相声”类曲种是曲艺艺术中,形态构成较为独特的一个曲种类型,既包括曲艺中影响较大的相声、“答嘴鼓”(即流行于福建和台湾一带的表演形式,类似“对口”,但是即兴性很强,对话采用的语言均为格律比较规整的韵文,曲本的语体类似于数来宝的唱词)和四川的“相书”(说唱类的表演,后面详细介绍)等。也包括诸如用朝鲜语表演的“漫谈”(类似于相声的“单口”)和“才谈”(类似于相声的“对口”),以及受汉族相声艺术的影响所形成的同类少数民族曲种,如的“笑磕亚热”(简单理解为“蒙语相声”)等等……
四川的“相书”是一种通过戏剧性很强的喜剧性虚拟“说唱”来“以趣明理”的曲艺品种,这种形式在北方相声的形成过程中也曾经存在过,就是用补幔围起来表演,故被称为“暗相声”或者“暗春”,于不用布幔的表演“明春”相对应而存在,在四川,这种表演则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曲种形式了,即“相书”。
汉族的相声基本上采用北京话来表演,是整个曲艺艺术门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曲艺形式,又是整个曲艺形式中自身形态比较发达的曲种,所以汉族相声是探讨相声类曲种最主要的类型。
历史渊源
对于相声的历史渊源,我们要从两方面追溯,如果从通过语言表现喜剧效果的“谐谑”(发音:XIEXUE)来看,要追溯到,当时有一种表演形式被后人认为是“与现代的相声相仿佛”,但从作为一个具体的曲种来看,相声的历史并不很长,从现在掌握的可信资料看,其作为一个独立曲种的形成,大约是在至年间,即公元1821-1874年。
“相声”作为一个词汇,最早的含义是运用口技手段所进行的摹拟性表演,的时候被记载为“像生”,被记载作“隔壁戏”,到了清代又被称作“象声”或“像声”等等,但都是一脉相成的艺术形式。这种口技表演对于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的相声来说,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被沿袭下来的名称而已。
对于更主要和直接的渊源,则是民间说讲笑话的表演和曲种“八角鼓的拆唱”的演出方式,形成了单口和对口捧逗的相互融合。这是相声艺术的雏形。
单口相声的开山鼻祖:张三禄
使相声表演艺术得以最终确立的因素,据说是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北京“八角鼓拆唱”名角张三禄离群单干有关。
相传张三禄为人机智诙谐,但性情刁钻善于自我表现,常在“拆唱”八角鼓时擅自“抓哏”使噱,使同台演员无法对应而丢脸伤面子。,导致同行不愿与他同台并有意排挤他。在此情况下,他愤而撂地,一个人以说演笑话的方式为生,并在其笑话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中“逗哏”的技巧。
他不愿自己的表演称之为“八角鼓”,而是借用了一个一个人行艺的表演名称。称之为“相声”,从此开创了单口相声的表演先河。又因为“全堂八角鼓”(八角鼓的另一种表演形式)讲究“说、学、逗、唱、吹、打、拉、弹”行当十分齐全,且后来相声的表演中也对戏曲与民间小调的学唱有所发展,故在相声艺人的后来艺术实践中,也运用了“说、学、逗、唱”来概括自身艺术的构成技巧。
张三禄之后,相声的表演渐渐形成气候,形成了三个支脉,即朱绍文派、阿彦涛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幼习二黄小花脸,后改习架子前脸(彩扮莲花落的丑角)。据说驾崩之后,勒令百日内不准动乐演戏,朱绍文为生计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桥一带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艺徒: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
在此之前,相声的演出全是单口表演,朱绍文则常常与徒弟搭档表演,开创了对口相声表演的先河。之后,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现了,至清末明初,相声不仅仅在京津地区广为流传,而且远传到了东北、山东、江苏等地,成为了影响面较大又风格独特的曲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