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国是王安石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
富庶繁荣的北宋王朝,为何会横遭亡国大难?“之耻”灾难后,一个“罪人”也常被拉出来批判:北宋改革家。
特别是到了杀良将送钱换和平的“太平”年月里,对王安石以及“”的怒骂,也骤然到了高潮。在南宋诸多“名流”看来,就是这个胆大包天的王安石,闹出一场震惊天下的变法,这才把繁华的大宋闹的一团糟,折腾出半壁江山沦陷的惨祸。学者罗大经一句怒骂王安石的名言,更是南野一百多年的共识:“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大宋落到这步怂包天地,都是王安石害的。
那这口大锅,王安石还有他坚持一生的变法事业,能不能扛得动?
不妨,可以看看下面这几条冷知识,王安石的一生功过,王安石变法是强国还是坑国?相信一目了然。
一:北宋“基建狂魔”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王朝一桩十分坑的事儿,就是民间的农田水利建设。
北宋立国后,农业政策“不扼兼并”,但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到了北宋中期时,早已严重滞后。遇到水旱灾难时,各地有钱的地主们,更是只顾自家的庄田,一番修坝截水,轻松就把灾难甩锅给苦农民们。于是年间时,北宋每隔几年就是大灾,灾民流离失所。北宋王朝呢?要么是宋仁宗在皇宫里悲戚戚祈福,要么就是咬牙拨出钱粮,招募饥民当兵,解决眼前困难,却背上沉重财政负担。北宋的“积贫”,就是这坑爹基层建设惹的祸。
待到王安石变法高调动,对这坑爹现象,王安石也重手狠治——方田均税法。从此后大宋各地兴修水利,所需费用全按照百姓财富来分摊,有钱人必须多买单。钱不够?更可以向官府申请低息贷款。如此新思路,自从出台后,就被司马光等重臣怒骂,“祸国殃民”的帽子扣了好多遍。
但就是在骂声中,昔日基层建设坑爹的北宋,却是突然华丽转身:仅是变法的前七个年头,宋王朝就兴修了一万处水利工程,灌溉三十八万顷农田。更完成了影响数百年的“淤田”工程——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大规模引水冲击盐碱地,叫淤泥在盐碱地沉积下来。这些昔日一毛不长的十万顷“恶地”,从此焕然成为物产丰富的良田,万千流民也从此。几乎是以“基建狂魔”般的狂飙速度,这些迅速见效的强大工程,撑起了大宋王朝的富国强兵。
被那些反对变法的“旧党”所无视的,正是这空前工程里,受益深远的民生。
二:“自打脸”的募役法
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政策里,挨骂最多的,当属募役法。
为什么挨骂多?王安石变法前的北宋《会记录》就给出答案:宋朝全国纳税土地四百四十万顷,仅是全国耕地的三成。大批土地被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占据。苦农民们承担着大多数税赋,苦累的差役更逼得多少农民破产逃亡。宋仁宗年间等人的奏折里,满眼都是民间百姓负担沉重的血泪。但在王安石看来,这事儿哪里只能揭露血泪,必须要改——募役法。
募役法,也就是从此之后,原先享有特权的官户等地主阶层,全都有出钱代役,先前官府一分钱不掏,全靠农民白出力的差役,也改成官府出钱代役。等于是直接拿刀割有钱人的肉,当然也惹来骂声一片。王安石大张旗鼓变法时,反对变法的旧党们,就变着花样攻击“募役法”。但是,待到王安石,也同样是许多曾疯狂攻击王安石的“旧党”,却用“自打脸”的方式,告诉后人“募役法”的真相。
比如曾经拼命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范百禄,在司马光要废除“募役法”时,却毅然站出来阻止,为“募役法”叫好:“熙宁初,百禄为咸平县,役法之行,罢开封府衙前数百人,而民甚悦。”苦老百姓们,看待这“旧党”口中“祸国”的募役法,却是这般热烈欢迎。
而同样因为反对募役法,曾多次被恶治的,更在去世后,说出了他的愧疚反思:“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当年我一腔热忱,反对变法,但现在却亲眼看到变法利国利民的成果,真是惭愧啊。
这些在民间历经浮沉的官员,纵是曾与变法结怨,却亲身见证了募役法的利国利民。然后不惜用“自打脸”的方式,说出埋藏心中已久的良心话。只可惜,哪怕这样“自打脸”的良心话,却也拦不住元祐年间,北宋的统治者们,对变法粗暴的清算废除。然后,就有了史料记载里,王安石变法被废除后,元祐年间一句心酸的民声:天下人思念免役法(募役法)。
三:大宋的钱哪去了?
虽然那么多沉浮民间的“旧党”成员,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见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利民”成果。但王安石去世后,顽固的“旧党”首领们,却早给王安石变法找出了新毛病:你就算给老百姓恩惠又如何?但是你“坑国”啊!典型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那句怒骂:名为利国,其实害国。
可是,就是在司马光痛骂王安石的元祐元年,三司大臣毕忠游的《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却以实锤的证据,狠狠回击了“害国”说:王安石变法何止是“利民”?变法的这十几年里,昔日“积贫”的大宋王朝,“仁君”宋仁宗在位时每年都财政亏损的大宋王朝,这时已经积攒了数千万贯钱粮,足够国家二十年支用。而且北宋三司每年的财政收支,都能盈利结余一半以上。
这哪里是一个被严重“害国”的大宋朝?分明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王朝。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丰厚的财政基础,财大气粗的北宋,才得以大刀阔斧进行军事改革。昔日走两步就大喘气的北宋废物禁军,摇身变成打得西夏一溃千里的铁血西军。北宋的西线国土,更朝着汉唐河湟故地高调延伸。甚至,哪怕北宋末年君臣胡闹,闯出靖康之耻大祸,但正因有王安石变法时代锤炼出来的西军劲旅,宋朝才得以抗住金军凶残脚步,艰难守住半壁江山。可以说,正是被南宋君臣痛骂的王安石变法,给南宋艰难攒了续命的家底。
甚至,就是在北宋王朝疯狂废除变法的元祐年间,六年前还财大气粗,国库储备足够支用二十年的北宋王朝,竟又落到了国库穷得叮当响的地步,废除了“募役法”等国策的北宋民间,百姓又挣扎在苛捐杂税下。以苏轼的哀叹说,“旧党”治下的大宋,已是“帑禀日益困,农民日益贫,商贾不行”。才不到六年时间,王安石留下的,那个国富兵强的大宋,就给糟蹋成这个样子。
而这一年,是公元1091年,距离北宋靖康之耻国难,已只有三十五年。到底谁该为北宋悲剧负责?相信已一目了然。
被接下来偏安南宋误读的,却是一位热血为国的伟大政治家,更是一场大宋本可热血崛起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