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足球为什么到明清朝就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要说到足球,我国是公认的古代足球的故乡,其历史非常久远。今天在黄河流域的一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球,表明那时可能已有了简单的石球游戏。最迟在时期,齐楚一带就已经出现了被称为“蹋鞠”活动。“鞠”是里面塞有毛发之类东西的实心皮球。
按照文化学者的观点,“蹋鞠”也称为“蹴鞠”,最初是包含足踢动作的一种游戏。《》曾载游说时,就曾夸赞齐都临淄的富庶,称其市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六博蹋鞠者”。到了西汉建立时,蹴鞠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活动。的父亲刘太公年轻的时候是沛县丰邑的小百姓,平日里每每与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作乐。
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后,把刘太公接到长安城享清福。但是刘太公却闷闷不乐起来,一打听原因,原来是皇宫里没有蹴鞠斗鸡的游戏。刘邦为表孝心,命人在长安城附近仿照老家丰邑建了一座城池,把家乡父老全都给移民过来陪老父解闷。这座新城就是唐诗中屡屡出现的“新丰”。《少年行》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在当时,世人对蹴鞠的痴迷简直到了不要命的程度。时名医淳于意曾为一位叫项处的官员诊病,临走前叮嘱他不要过于劳累,不然必吐血而死。项处还是忍不住去蹴鞠了,结果第二天就真的送了命,可见其吸引力之大。可以说的蹴鞠就是我国古代足球早期的代表,这一点在近年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也有所反映。
汉代时,蹴鞠鞠不仅是种综合性的娱乐,还被当作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在军队中推广,因而具有军事体育的性质。到了唐宋元,蹴鞠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这时期不但出现了专业的蹴鞠书籍,还是诞生了足球组织。专门负责踢球活动的比赛和宣传推广,又称“圆社”,也叫“齐云社”,相当于今天的足球协会。就因为有一身好球艺,受到当时还是端王的赞赏。赵佶当了皇帝后,高俅的官也是越做越大,一直做到太尉一职。
宋代的足球已经比较接近现代足球的样式了,由原来的八片皮缝合成一球发展成十二片,要求达到“碎凑十分圆”的程度。在宋代,蹴鞠主要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白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球不能堕地,历史课本中的插图《蹴鞠图》就是白打。
到了明清时期,蹴鞠走向没落,并逐渐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据说与的一道诏令有关。据《客座赘语》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三月,朱元璋下旨云“蹴圆的卸脚”,恰逢龙江卫指挥伏颙与本卫小旗姚晏保犯禁踢球,于是被“卸了右脚,全家发赴云南”。此举可谓起到了之效,踢个球就被卸脚,谁敢嫌命往枪口上撞?
除了朱元璋,连那位被称木匠皇帝的朱由校也下旨禁止民间蹴鞠,虽然禁止踢球只是皇帝的行为,却极大地打击了民间蹴鞠运动的发展。到了,朝廷禁绝民间结社,蹴鞠作为一项群体性运动,自然在此之列,很快就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