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为什么被大舅哥齐襄公谋杀?“桓”字有何魔咒?
鲁国的先祖在制定礼乐时,顺便制定了一套,用以让后人褒贬已经去世的国君和大臣。其中他规定:“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就是说,能够,使远人宾服,或者亲政爱民的国君死后都可以谥号为“桓”。当然了,关于这个“桓”的谥号,还有这么一个魔咒,即谥号为“桓”的多是死得比较惨的国君。
谥号“桓”的春秋国君里,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了。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被称为之首。按照功绩,他的“桓”之谥号当是褒扬。不过,因为晚年昏聩,最终竟然饿死宫中,几十天都不得发丧,死的也比较惨。从这个方面来说,“桓”似乎又是一种取笑了。
除了他之外,其他几位桓公也是一个比一个倒霉。年代最早的郑桓公是郑国的第一位国君,和的一起死在了之乱里。卫国的卫桓公呢,得罪了卫国的国人(和古罗马的公民类似,有很大的政治权利),被国人废黜,然后被弑。蔡桓公就是的背景板,讳疾忌医,最终“不得好死”。和同是大国的晋国也有一个桓公,乃是晋国的末代国君,韩赵魏之后,他便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其实呀,齐国的隔壁鲁国也有一个桓公,而且按照辈分,鲁桓公还是齐桓公的姐夫呢。不过,这位鲁桓公的功绩是没法跟自己的妻弟比了,恐怕他谥号为“桓”是因为他“不得好死”吧。这位鲁桓公恐怕堪称中国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国君了。首先,他的妻子是齐桓公的姐姐,的妹妹。他这个妻子和他的大舅哥齐襄公一起,给他戴了一顶帽子。这一下子,邻国的大舅哥齐襄公瞬间化身隔壁老齐了。这还不算完,因为当时鲁桓公和文姜都在齐国,所以后来,齐襄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齐国弄死了鲁桓公。
据说,当时,齐襄公先是请妹夫鲁桓公宴饮。把他灌醉之后,齐襄公命一个大力士彭生帮助鲁桓公登车。想必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喝得烂醉的鲁桓公走路都不稳了,还一口一口“我没醉”。然后,在登车的时候,连续几次都摔下来了。看时机成熟,齐襄公一个眼神,彭生立刻走上前去,向拎小鸡一样把把鲁桓公拎上了车。最后,鲁桓公,卒。
关于这个事情,《左传·桓公十八年》的记载为:“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段记载是说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的夏季四月初十,齐襄公宴请鲁桓公。把鲁桓公灌醉之后,齐襄公让公子彭生帮助鲁桓公登车,并护送他回去。最后,鲁桓公却死在了车上。
的《》中的记载与之略有不同。《鲁世家》的记载是:“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而《齐世家》的记载却是:“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历史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太史公还详细记载了鲁桓公是怎么被“干掉”的事实。就这样,鲁桓公也“倒”在了“桓”字的魔咒之下,成了春秋之际“不得好死”的诸多国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