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和宋美龄 蒋经国身边的四个女人
生母陪伴他成长,后妈的地位举足轻重,妻子和情人他都无法割舍,女儿是他心中的一颗泪……她们,都是蒋经国生命中重要的女人,在历史的背景下,她们的出现无不伴随着风浪。
生母毛福梅与后母宋美龄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比蒋介石大四岁。由于是强行安排的婚事,蒋介石对毛福梅颇为冷淡,还不断痛斥毛福梅的教育方式,无法让蒋经国提高见识。而蒋经国曾在苏联发表文章《给母亲的信》,批评蒋介石对毛福梅太过绝情,同时批评他是“人民公敌”,以有“这样的父亲为耻”。1939 年日军飞机蓄意轰炸蒋介石的奉化老家,毛福梅不幸罹难,身为孝子的蒋经国怀着悲愤心情,手书“以血洗血”四个大字,誓为母亲报仇。
而蒋经国与继母宋美龄的关系堪可玩味。由于两人年龄仅相差13岁,宋美龄很少以母亲自居,而孝子蒋经国因生母毛福梅受父亲冷落,也一直对宋美龄耿耿于怀。但蒋经国深知,宋美龄在家庭与政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因而不得不对其谦恭有加。虽然宋美龄也常在人前人后称赞:经国是最讲礼貌的。但是在蒋经国去上海“打老虎”(1948年,蒋经国带一批少壮派骨干到上海进行经济管制,打击投机奸商,时称“打老虎”。) 期间,她却毫不手软地从中干预,最终让整个行动泡了汤。蒋经国虽然手握实权,但却不得不对宋美龄保持表面上的恭敬,而蒋介石一直充当这两人间的润滑剂。
苏联妻子蒋方良
蒋方良是蒋经国在苏联的“纪念品”。这个女人给他生了四个孩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蒋孝章。她与蒋经国相识于乌拉尔重型机器厂。彼时,她只是普通的女工,蒋经国是名叫“尼古拉”同志的副厂长。据说他们的姻缘缔结于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夜里回家的蒋经国从图谋不轨的彪形大汉手中救下金发碧眼的女孩,也因此赢得了女孩的芳心。自幼是孤儿的蒋方良与姐姐相依为命,蒋经国的倾心与关怀,让她第一次感觉到家的温暖。蒋经国终其一生都相当感念这段平凡的小康家庭生活,始终与蒋方良保持相当恩爱的夫妻关系。
随蒋经国南来中国后,她的公公蒋介石依谐音为她取了温婉的中国名字:蒋芳娘。而蒋经国生母毛福梅不甚喜欢此名,认为“芳娘”的叫法让长辈叫起来就乱了辈分,于是再依谐音改为“方良”,更对洋儿媳妇寄予了“方正贤良”的美好期望。芬娜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从内心一步步蜕变为逆来顺受的中国妇女。
入乡随俗的她甚至学会了汉语,还是一口正宗的宁波腔。蒋方良既有西方人的开朗与热情,又有东方人的内敛与顺从。在蒋经国的要求下,蒋方良很少外出交际,仅有的活动只是在家中举办简单的小型聚会。
蒋经国和蒋方良
蒋经国正式就任台湾领导人后,就以不便参与私人宴会为由,与蒋方良深居简出,使得蒋方良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洗发、去妇联会、劳军,很少活动,充其量就是和蒋经国在院子里散步;她根本没有贵重首饰或珠宝,就算想吃些什么东西,也只托司机买回来。在蒋经国多年的俭朴克难作风之下,蒋方良从来没有想到要为家里买些产业,手边积蓄也不多,以致她在晚年只靠抚恤金过活,生活条件相当差。自1937 年随丈夫到中国后,蒋方良未再见到故乡山水,也有人劝她回乡散心,但最后还是因阮囊羞涩而作罢。蒋经国去世后,蒋方良心如死灰,有好几年,她不看病、不见客,整天待在屋子里。尤其1996 年蒋孝勇接着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更显孤单。2004 年12 月底,蒋方良走完孤单的人生路,最终也没能返回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