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吉思汗陵墓的七大谜团
70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考古学家一直在苦苦寻找成吉思汗陵墓,遗憾的是始终未有确定结论。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推测元代皇帝陵墓的可能分布地点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日前,有关人士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众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陵墓有关,或可为这个千古之谜提供答案。
谜团之一:神秘的羊房堡村
羊房堡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大仓盖乡,据史料记载,羊房堡村宋辽时期就已存在,明朝时该村构建了用石头筑成的坚固城堡,堡的北面还有面积很大的城郭。几百年来,羊房堡村流传着“给主子修坟,一辈子零三天”的怪异俚语,而当地人也一直保持着死后三天下葬的丧葬风俗。
马儿山位于羊房堡村东。在从村子去往马儿山的路上,记者随处可见白骨,颜色略发黄,骨质酥脆。据村民介绍,此地被称为“乱坟岗”,上世纪60年代,全国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民将此处摊平种地时曾犁出几百处大面积的白骨堆。据前来的有关专家估计,约有数十万人曾埋葬于此。金国时期最重要的通道———金大道从羊房堡村及位于该村附近的马儿山东南穿过。这条大道北通内蒙古及东三省,向南分为两条道路,一条过雁门关到大同,一条过居庸关到北京,同时,这条路还可西过张家口到包头、鄂尔多斯。
元朝时,金大道不知何故改道30余公里,其余路线不变,只是绕过羊房堡村及马儿山,改道距羊房堡村20公里的宣化县常峪口村。但从羊房堡村及马儿山前经过的这条金大道仍被使用,其北达元中都、上都(现内蒙古多伦县)、东三省,南、西仍达北京、大同、包头、鄂尔多斯。
谜团之二:马儿山上的生肖图
马儿山距张家口市区11公里左右,山主体面南背北,两侧有大山相傍。从远处看,羊房堡村四周的山体构成一个巨大的太师椅模样,村庄被置于太师椅中,而马儿山主体也像是被置于另一个小太师椅中。
据当地村民介绍,马儿山得名于其形状。从远处看,该山形状酷似一匹正在低头饮水的骏马,骏马东侧还有一匹幼马紧偎身后。站在距山体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看,主山坡上由西至东隐现出一个个巨大的生肖图案,可以辨出来的有马、兔、猪、蛇、鸡、鼠、虎,还有几处图案已经不能被清晰辨认。这些生肖图分布于山体上端,图身由山黏土及均匀的石块铺满,在满是草木的山坡上被清楚地勾勒出来。有关专家取图身的土样进行化验,证实该土曾经过火炒,为熟土质,故图身多年以来从未生过草木。此与秦始皇陵墓上的封土做法如出一辙。
循此,考古人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山体上的生肖图案与部分蒙古帝王生辰年生肖惊人吻合。从成吉思汗起计,成吉思汗与在其身后即位的窝阔台相同生肖为马;元世祖忽必烈生肖为猪;武宗海山生肖为蛇;仁宗生肖为鸡;英宗生肖为兔;泰定帝生肖为鼠。由于部分生肖图案已模糊,不能完全一一对应。据了解,马是蒙古民族最崇尚的动物,对蒙古人来说,葬在以马命名的山上无疑是无比荣光的事情。
谜团之三:被削去的山脊与巨大的石料场
在马儿山的东南侧,有一座邻山被削去了大半,从山脚下直至海拔百米处。据当地村民介绍,多年来,该村从未从此山上取石做料,而且,从如此高山上大面积取石,即使拿到机械发达的当下也是个难题。该山石质为白色石灰岩,村民曾在山底发现大量石灰窑,有可能是修陵烧石灰所用。记者看到,在马儿山前约一公里处,厚度均匀、面积大小不等的片状石堆随处可见。像一个巨大的人工石料场,石片、石条上人工斧凿的痕迹很明显。考古人士曾将山上石质与该石片做对比,马儿山石俗称“羊石”,质软,色红似羊肉;而石片质坚,色青,明显不属同一山体。
在马儿山左下脚一处平坦地方,可以找出散落的石磨、石臼、缸、锅、盆,像是一个巨大的就餐场地。有关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或官兵用餐的露天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