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机票近4万 浙江留学生家长:这时候还考虑钱?

奇人异事 2020-03-21 09:23奇人奇事www.qiwenkd.com
紧张与不安感笼罩着城市。而身处这个国家的近10万庞大留学生群体要不要回国,怎样回国,牵动着许许多多家长的心,大家想方设法,又因远在千里之外使不上力。
 
有人看着动辄数万的机票,还一票难求;有人抢到了票,却发现没有司机愿意搭载去机场;有人不得已留守当地,打医疗电话,等1个多小时;当然,也有留学生家长选择相信:英国政府应该不是傻子......
 
留学生家长:经济舱直逼4万,包机15万
 
“这个时候还考虑钱吗?”
 
“我们又绝杀到一张国航直飞上海的票,简直一部大片!”
 
昨晚刚联系上浙江湖州妈妈陈女士(化名),她就发了这么一句,看得出内心庆幸。
 
陈女士是浙江湖州人,孩子在英国拉夫堡文法学校上中学,与当地家庭签过监护合同。
 
因为疫情加重,和很多在英留学的家庭一样,陈女士家也想着让孩子回国。只是过程之艰辛,大家前所未遇,航班频频加价、又频频被取消。
 
昨天上午,陈女士孩子之前买的东航航班(今晚起飞)就被取消了。早上得到这个消息,整个家里一片沉寂。她在“浙英抗疫互助交流群”里说了这事,很快冒出许多人问:哪个航班?
 
问的,大多都是在浙江的家长。在这个临时组建的互助群里,每天有人向陌生群友发问:
 
一位浙籍的朋友昨晚在英国的家里发热了,该怎么办?
 
我从上海快递口罩到伯明翰,怎么寄快递比较好?
 
我们买了曼城经香港回杭州的机票,听说香港已关闭机场不能转机,消息确定吗?
 
也有人大概抢到了机票,又担心孩子一路去机场也有风险,问:华人私家车有办法联系得到吗,想送机。
 
留学生家长内心牵挂、迷茫、着急,想为孩子找法子又使不上力,是这一阵子的心理写照。他们向有着相似背景的同胞群体们聚拢,一起求助、划策。
 
昨天下午,陈女士时刻不停地刷票,直到“整个人都虚脱”,才抢到一张国航直飞上海的票,“纯属运气好”。
 
“明天凌晨4点(北京时间)起飞。经济舱直逼4万。”
 
“包机(几位回国乘客一起包机)也联系了,15万。下午再晚一步,我们包机就打算支付了。”
 
“这个时候钱还考虑吗?贵吗,一片羡慕好吗?”
 
 
 
陈女士说的包机是13位乘客一起包的,28日飞回国,座位卖得非常快,若1个人包机,价格则是170万。
 
晚上,儿子到了机场。凌晨0点43分,登机屏已经提示航班延误。
 
她的心悬着,一夜没睡,微信里又传来国航飞北京另一航班临时取消的消息。
 
“我的腿都软……我们儿子小呀,这几天一直担心,监护家庭一旦自顾不暇,有没有可能终止合同。万一学校再一停课,我都不敢想……”
 
回国留学生:去机场的路上,没司机愿意载
 
有的学校说,再申请停课,让留学生退学
 
25岁的小婷(化名)是英国卡迪夫市的一名留学生,3天前,她回到杭州,住进了隔离酒店。
 
“根本就想不到,英国疫情会发展得这么快,我回来两天后,卡迪夫还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几千人聚集在一起,都上热搜了……”小婷告诉记者,“父母催促得越来越频繁,就开始查询回国的机票。”
 
机票价格每天上浮,票量还是少得很快
 
“我发现机票的价格开始每天每天上浮,价格高了,剩余票量却一直在减少,减少的速度很快。”小婷觉得不太对劲,3月3日那天,她买了张10天后的回国机票,并提前向杭州方面做了汇报,填写了健康码。
 
等待回国的那10天里,小婷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向学校申请了停课,但得到的回复是“校内无确诊病例,继续正常上课。”
 
与此同时,学校附近的超市里出现了小范围的采购潮,泡面、面包等货架已出现缺货。有同学跑了4个卖场,但只买到3包泡面。
 
去机场的路上,没有司机愿意搭我们
 
回国之路并不顺利,小婷一出门就碰壁了:没有司机愿意载她去机场,只因为她是戴口罩的中国人。“我不敢不戴口罩,英国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因此拒载我,我只能认栽。”小婷说,在接连询问了好几个司机后,终于有一个中国司机答应送她。
 
飞抵首都机场,小婷又接受了两次体温测量,并登记了入境信息。3月14日晚上8点,小婷落地萧山机场,在做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后,她被安排住进余杭区的一家隔离酒店。
 
比起疫情,小婷更担心同学的心理状态。因为已经不太买得到回国机票了,而且学校尚无确诊病例,校方对中国留学生提出的停课申请一直不予应允,还有学校表示再要求停课,就让留学生退学。
 
“孤立无援、绝望、害怕,这些都是他们会产生的心理状态,我在回到国内之前也是一样的。”隔离的这几日,小婷依然未能放下心来,“我每天都在陪朋友们说话,顺带帮他们刷机票,我还听说有人花了四五万才买到一张经济舱,而我当时只要4000元,回国之难可想而知。”
 
浙江留学生妈妈:女儿决定不回国了
 
很欣慰,大事面前她能独立选择
 
浙江诸暨人吕燕萍也是留学生家长群体中的一员。大三的女儿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春节前作为公费交换生,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一个学期。
 
女儿打电话哭:我回不来怎么办?
 
“她是1月20日过去的,那时国内疫情好像并没有很厉害。后来,国内陆续都放假、停课,我和她爸还很庆幸,孩子幸好出去了,学习可以不落下。”吕燕萍说,后来随着疫情在英国爆发,上周英国政府出了“拖延”政策,她一下就紧张了。
 
夫妻俩商量着怎么办,当即就做两手准备,一面往英国寄口罩、消毒用品,一面让女儿买了机票,经俄罗斯转机回国。
 
吕燕萍是做心理工作的,做事向来笃定,该干啥干啥,就是那天她明显感觉静不下心来做事。
 
3月15日早上,女儿打来电话,掉了眼泪,说同学定的转机新加坡的航班,等到了新加坡,不让走了,“妈妈,我担心我回不来怎么办?”
 
就这么一个独生女,从小宠爱有加是自然的,直到上大学,才慢慢放手掉。这下夫妻俩也商量了好几个钟头,老公讲,不回来还是上策。
 
吕燕萍提醒老公说,“我们这样想,但你不好和她这样说,感觉好像我们不要她。回不回来你不要说,就是尊重她自己选择。”
 
“我后来就跟女儿讲,你不要急。这件事情也有它的正面意义,反过来看也是成长的机会,很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对不对?”
 
吕燕萍和女儿讨论了万一回不来,当下可以做的事:已经在超市囤了食物,可以撑三个星期;还有多少作业没做,多少书要看;合租室友们都在,大家情绪是不是都好。
 
大事面前,她能自己做选择了 
 
昨天早上,女儿打电话来说,妈妈,我想想可能不回来了,你们给我准备点这个那个东西。
 
吕燕萍有点欣慰,女儿可以自己负责,自己做选择了。
 
“出去本身就是去学习锻炼的,她要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且疫情是个突发事件,很可能需要长期面对。她自己能从这件事里学到什么?”
 
在吕燕萍看来,作为家长,该做的已经做了,即使不回国,也要让女儿感觉到父母的支撑,孩子情绪要看到,要用正面的情绪引导她,但不要替她做决定。
 
“还是要相信,毕竟是发达国家,不可能对整个国家的国民乱来的。(疫情)真的到没法控制的地步,我们国家也绝对会采取措施保护侨胞。目前来看,可能真的待在那里比较理智。”
 
“女儿长大了,对父母不就是意味着渐行渐远嘛。”吕燕萍说,“往后还有越来越多事要她自己去闯。”
 
留下来的学生:打医疗电话需等1个多小时
 
没事就写论文、刷剧,不焦虑
 
25岁的周同学是浙江嘉兴人,研究生,就读于英国约克大学。
 
周同学租住的校外公寓会给每个住户发邮件,如果近期出现咳嗽发烧症状,一律自己在家隔离一周。一周后症状没减轻,就自行打电话给当地的医疗机构NHS。
 
“我同学前两天发烧了,打电话过去要等待很久才接听,一个多小时吧。”周同学说,“电话里会给你解答一些问题,然后还是让你在家里,实在不行了,再打电话。”
 
大街上戴口罩的人“真的很少”,基本都是中国人。周同学感觉这里的人对戴口罩存在歧视和误解——“前几天,英国巴斯还举行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几千人参加。卡迪夫呢,前几天有个千人演唱会。难以想象吧?”
 
周同学说,自己也想过要不要回国,但以前往返只要4千多的机票,现在经济舱买不到了。甚至事先买好机票的同学,有许多被通知航班取消。她不得不决定还是留守英国。
 
“我们有要回国的同学,现在正在组织包机。”
 
另一位姑娘,23岁的米奇则是从杭州去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留学生。因为5月份要毕业,她决定留在伦敦。
 
“难道现在回国,后面不回来了吗,不可能的呀。而且要飞10几个小时,密闭空间,我觉得也有感染风险,不安全。”米奇说。
 
米奇所在的学校现在也已经改上网课,她几乎不出门——超市里买不到多少东西,网购的话,提前一周。
 
她每天也与家人通话,安心写论文、刷剧。身边同学的日子大抵如此,没有太过焦虑。
 
自己跟儿子都高烧进过医院
 
在英国10年的他这样评价政府
 
近日,一位在英国生活十年的中国作家也分享了自己的生活与所见。以下是其部分自述节选:
 
高烧咳嗽无力
 
我自己进了趟医院
 
2月5日上午,我直接闯进了附近的一所英国医院。
 
高烧、咳得厉害、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力气——已经连续两天都是这些症状。
 
英国是免费医疗,实行分级医疗诊治。打电话给当地的社区医生,最快也要一周之后才能看上病。管不了那么多,我直接闯进医院的急诊室。
 
预约慢,但英国的医疗体系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任何时候,你觉得不对劲儿,都可以直闯任何一家医院急诊室。
 
不过要说明的是,那时英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新冠肺炎专线。按现在的规定,我应该在家里打专线,不允许直接去社区诊所或医院。
 
到了前台,还需排队。几分钟之后轮到我。当我表明怀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时,工作人员立即站了起来,走到另一位工人作员面前,说了几句话,很快给我找来口罩,并将我带到一间单独的房间里隔离。
 
同时,递给我了纸和笔,让我把姓名、家庭住址、出生年月及手机都写下来。这是来前台登记的必要信息,有点儿象我们的挂号,这样系统会自动核实,所有的看病也不需要另外支付费用。
 
没过多久,房间里的电话响了。询问我的相关情况:何时离开中国?发烧最高到多少度?咳的时候是否有痰?是否跟一些新冠肺炎患者有过接触?这样的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
 
大约十分钟左右,又一次来电话通知我说,根据判断,我不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我不用再在这个房间里呆了,可以直接出来在大厅里候症,医生会按正常秩序来喊我的名字。
 
两个小时左右的等候,医生把我带到房间。医生最初并没有戴口罩,直有最近距离检查时,他才戴了口罩。检查完毕,医生跟我说是正常的感冒,可以吃一点儿抗生素药。
 
后来儿子也不对劲
 
我们又去了医院
 
上周六,儿子突然发烧,咳嗽,喊肚子痛。早餐几乎没吃,午餐也没吃。我们又去了一趟医院。
 
不到十分钟,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里面的一间房屋。里面只有一张病床,孩子躺下后,两名女工作人员进来给他测体温,并询问了很多细节,包括:是否跟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有接触,是否刚从意大利回来等。
 
此外,还问了孩子是否对食物过敏,是否有其它疾病等。问得很细,让人觉得英国的医院还是非常严谨的。
 
之后,一名女医生进来,又给孩子做了一次检测,也问了许多问题。女医生人很和蔼,不停地跟儿子之间形成互动。她的语气,不仅儿子喜欢,任何一个孩子应该都会喜欢这样的医生。不知不觉中,听诊、口腔也都全部检查完毕。
 
折腾了一下午,给孩子喝了些退烧药后,孩子很快退烧,并无大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医生通知我们可以离开医院了。
 
这次和上次我看病不同。英国医生和工作人员身上,全部身着口罩和防护服。为了不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我们刚进房间时,一名女性工作人员用歉意的语气跟我们解释说,这并不是针对我们的,而是医院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这样穿。
 
走之前,女医生到房间里交待说,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一份,通过电脑系统给我们的GP(社区医生)传了一份。如果孩子接下来有什么不舒服,可以直接再到医院里来。
 
她还交待说,根据当下的规定,孩子需要在家隔离7天才能去学校。“但这个时间也可能改,你们随时关注一下NHS(英国健康医疗系统)网站”。
 
这意味着,尽管不是新冠病毒,儿子有发烧经历,也需要在家隔离七天。
 
我相信英国人举动是依据科学行事
 
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傻”
 
英国首相最近的言论,成了国内关注的焦点。我想说,依我自己在英国生活将近十年的经历,更应该相信英国人的举动是依据科学行事,而不是迎合百姓的表面呼声而做出的举动。
 
这样的决定,一定是根据英国的国情、医疗资源、社会文化而做出的。如果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英国政府就成了傻子的所在地。
 
英国政府并没有不动,而是推出了包括经济等层面的全方位、更持久的举措和行动。
 
英国有能说话的人,有能代言的议员,有反对的声音。这些,都可以保障英国政府的决策,不是不顾一切拍脑袋的决定。
 
既然新型冠状病毒不可避免,伤亡不可避免,如何减少伤亡,如何更持久地打赢这场抗疫战,当是英国政府所考虑的。
 
科学的决定当然比冲动的决定重要。作为公共卫生的发源地,相信英国人不会那么白痴,我们静候结果,不必要太早去下结论。
 
全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家庭。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国人在全球移动的范围和速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成了全球面对的共同敌人。相信这场灾难过后,相信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以及整个人类之间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
 
海外侨胞回国
 
请做好健康信息申报 非必须 不远行
 
近日,浙江省侨联向海外浙籍侨胞发出温馨提示,提醒疫情严重国家(地区)侨胞“非必须,不出门;非必须,不远行;非必须,不集聚。”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回国返浙,希望大家在确保行程安全的前提下,有报告有计划有安排地回国,同时请提前向目的地侨联部门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并提前做好浙江省海外侨胞回国健康信息预申报,以便海关检疫和后续浙江“健康码”的申请办理。
 
省侨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外浙籍侨胞跨越山海、万里驰援,赤子情怀感人至深,家乡深深关切身在海外尤其是疫情高发地区的浙籍侨胞,始终牵挂着大家的冷暖和安危。
 
但现在回国一路转机,人在疲劳情况下免疫力低,同机人员健康状况又不了解,路上感染风险太大,省侨联建议,海外浙籍侨胞安居原住在国(地区)的家里是最好的防护,并希望大家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倡议各侨团关注当地使领馆官方信息,加强与使领馆的沟通联系,并请侨胞理性评估住在国(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营商法规,避免因仓促回国造成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损失。
 
省侨联提醒,对回国返浙侨胞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和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非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人员等,将按照有关规定分别采取不同防控措施,请自觉配合国内政府部门疫情防控要求。
 
目前,浙江各级侨联和广大侨团、侨企已积极行动起来,提供传授防疫抗疫经验、24小时咨询热线等服务,以最大的努力支援海外侨胞。海外的侨团(社)也已行动起来,在使领馆的帮助下,汇聚力量驰援疫情高发地区侨胞,互通声气、守望相助,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