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曾经长期称霸中原,为什么最终却土崩瓦解?
你真的了解吗?奇闻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晋国原本是个小国,首任国君叔虞受封时,领地只有“河汾之东,方百里”。可是在春秋时期,这个国家逐渐强大起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是说时春秋第一强国,在争霸战争中,一度压制着秦国、、这些强国。后世学者认为晋国先后出现四位霸主,长期称霸中原!然而,强大的晋国最终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中已经提到了晋国灭亡的原因,“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史学家司马贞说得更明白,“四卿侵侮,晋祚遽亡”。这里的“卿”指的是卿族,众所周知,晋国是被韩、赵、魏瓜分的,史称“”,而韩、赵、魏三家原来就是晋国的卿族,那么他们为何能够实现以下克上呢?
事情还得从晋国国内复杂的政治情况说起!晋国的政治势力可以划分为三股:第一是公室,也就是晋国的国君及其近亲;第二是公族,也就是晋国国君的同族人;第三是卿族,指的是晋国的那些异姓大臣们。晋国最初的内乱是公室与公族的斗争。被封于曲沃的公族,经过67年的内战,夺取了晋国国君的位置,史称“曲沃代翼”。
自此之后,晋国国君们开始吸取历史教训,不断打压同族的力量,同时任用异姓卿族来管理国政,在这种情况下,卿族的势力开始崛起。比如说跟随流亡的人中,有两个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们就是魏犨、赵衰,两人就是后来、君主的祖先,而国君的祖先属于远支公族。
随着卿族势力日益强大,引起了晋国国君的不满,晋文公的晋灵公在位期间,先后两次打算刺杀权臣赵盾,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晋灵公居然被赵盾的兄弟赵穿杀死,之盾拥立了晋成公。赵盾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了一次改革,规定由卿族来担任公族大夫的职务。晋成公死后,晋景公即位,他发起了一次反击,“诛赵同、,族灭之”。
不过,晋景公在(韩国国君的祖先)的劝说下,留下了一个。晋景公死后,接任的是,他打算进一步除掉卿族,“欲尽去群大夫而立诸姬兄弟”。但是在关键时刻,晋厉公有些心慈手软,“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结果卿族的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软禁并杀死了晋厉公,拥立晋悼公。
自晋悼公开始,晋国公室的力量彻底衰落,再也无法对卿族发起反击。在位期间,的季札曾接触过赵文子、韩宣子、,他就已经认识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当时的晋国主要有六大卿族,“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为六卿”。经常长期的内部斗争,最后只剩下韩、赵、魏、智四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领兵攻打赵襄子,结果、,与赵襄子联合灭掉了智伯瑶,将其土地平分。到了公元前433年,晋国国君只剩下两座城池,他反而要去朝见韩、赵、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赵、韩、魏为诸侯。公元前376年,晋国最后的土地被瓜分,晋静公被废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