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来源之谜:乞丐还是仙女后裔
清代皇族知多少——来源的四种说法
传统上说,爱新觉罗一姓是仙女诞下的后裔,这自然是一种神话,不过爱新觉罗一姓的来源的确有很多疑点。
如许多人所知的,明清女真-满洲的姓氏(哈喇)和金代女真的姓氏是有继承性的,如明清的那拉即是金代的那懒,明清的钮祜禄即是金代的女奚列等。应该说,目前能见到的明清女真-满洲的姓氏,八成以上都能找到对应的金代女真姓氏,而爱新觉罗是少数的对不上的姓氏之一,这也让这个姓氏的来源愈发神秘。
目前对于爱新觉罗一姓的来源大体上有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各具特色,个别说法也确有其道理,只不过现在都缺乏过硬的证据进行证明。
于是分别讲一下。
第一种·乞丐说
乞丐说是俄罗斯学者史禄国提出的。其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一书中说:“觉罗与觉克托(giohoto)接近,含义为‘乞丐’。满族人解释说,在很早的时候,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向人乞讨面饼活命。”故而,史禄国认为觉罗和乞丐有着某种联系。不过说到底,史禄国的表述比较委婉,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切的说法,这也是四种说法里最“扯”的一种。当代学者之中支持乞丐说的极少,比较出名的是东北一直用心自费研究满族姓氏的赵先生,他作为伊尔根觉罗的后裔,支持乞丐说,并且有相关的各种引申解释。
第二种·赵氏说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张缙彦是明代的官员,降清后在顺治十七年因故被流放宁古塔,《宁古塔山水记》便是他在宁古塔所记录的书籍。其中有一段说道:“交(觉)罗,满音赵也。”这是从当时宁古塔人的语言之中得出的,亦有一些“实录”的价值。更有趣的是,史载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迁到“五国城”。这五国城即清代的“三姓”,也就是《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关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为三姓贝勒暗合。这本身有其巧合性,但当代的个别老辈旗人是比较崇信赵氏说的,最出名的是灜生(顺承郡王支宗室),其在接受采访时就对这种说法情有独钟。
顺便提及,“赵氏说”在清代就存在,而且冠给了很多个姓氏,如《啸亭杂录》里说铁保(董鄂氏)自认为“其先乃英宗越王之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又如姚元之(嘉庆时人)《竹叶亭杂记》里说赫哲人为民觉罗,“自以为宋后”,而同书又说“黑津乃徽钦二字讹音也”等等,可见赵氏说之泛滥。
第三种·夹古说
“夹谷说”是郑天挺提出的,见其《爱新觉罗得姓稽疑》。郑天挺指出,“清代所谓觉罗氏,疑即《金史》之夹谷氏。”乾隆皇帝为了追崇金朝,所以在乾隆时把《金史》里的女真人名和女真语用满文或者汉语注音进行了标注。郑天挺经过比对,发现《金史》里的夹谷氏在《八旗氏族通谱》里没有进行标注,而乾隆朝给《金史》里的“夹谷”标音为“喀尔库”。郑天挺从汉语发音的角度推论,认为这两个词没有关系,故而“疑清高宗定《语解》时,故以满洲稀姓库尔喀当夹谷氏以自隐。”
这种“夹谷说”,近几年各种满族网站炒的比较火热,特别是把郑天挺所谓的“疑”改成了“确”,直接作为事实宣传。郑天挺本身就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夹谷为觉罗,而更重要的是,在乾隆朝《满洲源流考》里面有《金史姓氏考》,其中把夹谷和古里夹同样作为瓜尔佳的转音,可见夹谷和觉罗是否唯一,还需要讨论。
第四种·交鲁说
“交鲁说”是启孮(荣王支大宗)提出来的,见《爱新觉罗氏三代满学论集》中《爱新觉罗氏之谜》一文。启孮擅长满文和女真文,其在《宴台女真进士题名碑》第十九行里,见到了“交鲁胡速鲁改”这个名字。交鲁胡速鲁改的女真语为“giao ru ha sur gai”。而在“附旁”里还有“交鲁忽通吉”,女真语为“giao ru hutung gi”。启孮认为,此处出现的金代“交鲁氏”,即是后来的觉罗氏。这种说法是从发音上进行推定的,问题在于本身金代女真姓氏谱里并没有交鲁氏的相关记录,单从发音上来推断也有一些盲目,故而也还需要讨论。
近来有说法认为爱新觉罗是在明中后期形成的一个非血缘性的独立姓氏,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是终究缺乏证据,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总之,爱新觉罗一姓来源众说纷纭,也算是一宗疑案。